当秋日的暖阳洒满春城街巷,一场融合“艺术美感”与“就业温度”的特别展览将于10月1日在五华区同仁街启幕。由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美育中心、五华区明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五华区残疾妇女手工编织刺绣工作室暨灵巧妇女之家共同呈现的“春城经纬・心织相连——纤维艺术装置展演”,诚挚邀请您走进一段“看得见匠心,摸得到希望”的艺术旅程。
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展示,更是一份残疾女性就业成果的生动见证。作为五华区残联扶残助残的重要平台,工作室长期致力于赋能残疾女性、推动就业增收。自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成立以来,五华区充分整合辖区内机关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为工作室搭建起“资源对接+技能提升+市场拓展”的全方位支持体系。在联盟的协调推动下,工作室至今已开展近175期编织与刺绣培训,联盟成员单位不仅选派专业讲师参与授课,还提供培训场地与物资支持,惠及1860人次残疾人及其家属。
在作品创作与推广上,“春城暖阳”党建联盟助力工作室对接省级赛事资源,其“中国梦 民族情”刺绣作品得以站上更高展示舞台并荣获省级奖项;针对技能认证需求,联盟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为工作室成员开辟考证绿色通道,最终10人成功考取国家工艺品制作(高级)证书,实现从“学艺者”到“传艺者”的转变,在省内开展授课覆盖数千人次。
本次展出的51件纤维艺术作品,全部由工作室核心成员亲手创作——她们将布依族的粉蓝、土家族的红棕、彝族的鲜绿等民族色彩织入经纬,而这份创作底气,正是“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持续护航、与工作室携手传递生活热爱的细腻表达,每一件作品都是“居家灵活就业”的真实成果。
这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残疾手工艺者以指尖编织梦想,高校与公益组织则携手搭建起一座“共赢之桥”。为确保手艺切实转化为收入,主办方按件收购所有参展作品,让每一份匠心收获实实在在的价值。每件展品旁附有的“心织故事卡”,不仅记录着创作者姓名与创作理念,更承载着“高校+公益+残疾人团体”协同打破就业壁垒的探索与温度。
心织相连
现场还设有三重互动惊喜,云南大学师生共创的“心织相连”主题艺术装置,寓意多元群体携手同行;精心优化的坡道入口、清晰标识的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确保每位观众皆可轻松观展;同仁街临时交流区将举办分享会,您可与创作者面对面交流手工价值,还能体验简单的钩织技巧。
从“中国梦 民族情”的省级荣誉,到51件纤维作品点亮城市街角,本次展演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五华区残联“以手工助就业”品牌的生动实践,更是“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社会力量扶残助残的有力证明。
10月1日,欢迎您来到同仁街,在一针一线中感受坚韧与热爱,为残疾女性的“指尖力量”喝彩,也为“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的暖心助力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