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英雄 驻村先锋
——记东川区残联驻村先锋队员聂盛祥
他瘦高个,一米八的个头,脸长、身长、腿也长,就像一根竹竿,看上去最多六十公斤,不过,眼神却充满睿智,不觉间显露出精练、果断之感。
我们相识于2018年9月26日,同被选为先锋队员参加培训,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他,之前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他是区残联的一名工勤人员,已59岁,2019年10月就退休了。按照文件规定,这个年龄是不能再去驻村,因为单位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他踊跃报名了。
由于我们两家单位共同挂钩帮扶汤丹镇杉木村,9月28日,按照组织的安排,我们按时到村上报道。包村领导在分配任务时,年轻一点的队员都是每人包一个小组,由于他有车年龄又偏大,被分配和一名年轻同志包人员较多离村委会较远的小组。入户开展工作时,他为人随和群众工作扎实,因此深受百姓好评,都称呼他为“老俵”。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按照自己包的小组,早出晚归,各自耕耘着自己的“责任田”,仅仅是在休息和开会时,有了交流的机会,不知不觉中,我发现他是一个勤快能干的人,不免让我产生多和他接触的愿望,对他的人生轨迹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他出生在农村,是一名参战退伍军人,1978年12月当兵,1979年2月17日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所在连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连”称号,他个人荣立二等功。二等功,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也算比较高的荣誉了。关于越战方面的小说及报道,我看过一些,即使是立三等功的人也是非死即伤。一次闲聊时,我问他:“你受过伤吗?在越南战斗了多长时间?全班牺牲了多少名战士”?他说:“我没有受过伤,1979年 2月17日跨过江作战,直到3月15日撤回,全班7名战士,牺牲4人,受伤1人”。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他的立功受奖书,主要事迹是这样记载的:“在二月十七日的新良战斗中,服从命令、听指挥、英勇顽强、机智灵活、不怕牺牲,在正付班长负伤和牺牲情况下主动站出来,指挥全班”。可以想象当时的战斗有多惨烈多壮烈,我试图追寻他当年战斗时的悲壮情节,但每当话刚出口,他满脸的忧伤,眼里闪烁着泪花,我只能欲言又止,我不忍心再勾起他对牺牲烈士的伤心回忆,再搅乱他多年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灵,就让那段残酷的战斗历程随着时光的流逝尘封在岁月的长河里。
时隔40年,当年朝气蓬勃的小伙,现如今已是接近花甲的沉淀男人,作为先锋队员和我一样,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年代他冲锋在前,和平年代驻村他不输年轻人,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在我们这位“老战士”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天晚上,吃过晚饭,雨过天晴,我们相约外出散步,走到邻近村口,公路边侧沟的水管堵了,水顺公路而下,冲到路下面农户的房子,农户说,已掏多时了,未掏通,埋怨说村上施工没有把排水沟整好。村民的事无小事,他二话不说,挽起袖口,利用手臂长的优势,吃力地掏着,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此时,我们在他跟前仅仅是陪衬。近一个小时,终于将侧沟掏通,但他的袖口却潮湿了,此时天色渐渐黑暗,村民挽留到家喝水,我们辞谢后回村了。
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东川滴雨未下,杉木村也同样经历着干旱之苦,玉米洋芋几乎绝收,年长的村民都讲几十年来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干旱。那段时间,村里面虽没有长时间断水,但水源点水量小,偶尔也有断水的情况,新架的水管,在试运行阶段,不免有漏水及水管松动的情况。杉木村地势狭长,从水源点到最下面的小组,纵向近10公里,在他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员自觉承担起管水修水管的责任。6月初,杉木村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透雨,记得那天中午,接到一小组村民的电话,称小组里面断水了,偶尔来点也是混的。我们想,可能是水源点水管被山水冲堵了,当时包村领导及村书记都到镇上开会,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没有推诿扯皮,接到电话后便开车朝水源点赶去。车不能直接到达水源点,到出水的地方,还要步行近两公里的山路,村民好心提醒我们,下雨了,你们要注意,山上蚂蟥多。我们没有充分准备,只是将裤脚边草草插在袜子里面,简单包扎便向目的地出发了。走到水源点,清理好被山水冲堵的水管,但未发现脚上有蚂蟥,我甚至怀疑村民说的话有点玄乎,是说了吓唬我们这些“城里人”的。但他脸上略带严肃,说回去的路上要赶紧跑,蚂蟥来的时候还没有醒,现在被惊动了,跑慢蚂蟥会爬到脚上。按照他说的话,回去的路上,我们快速穿过蚂蟥区,等我停下来看时,脚上还是爬了五六条蚂蟥,蚂蟥经过整个干天的冬眠,饥饿难耐正拼命地往袜子里面钻,我虽出生在农村,但看到此景,也是六神无注,手忙脚乱,他二话不说,用手直接来拍,蚂蟥沾到他手上,他不慌不忙把蚂蟥弹到地上,那天我甚是庆幸有他在,更庆幸他有几十年前丛林作战的经验。
在整个脱贫攻坚战役中,他义务为民做的事实在太多,有的贫困户年老体弱生活拮据他救济过,掏厕所下水道有他的身影,搬运货物管理诚信超市离不开他,抢修农户的水管是行家里手等等。也许,有的人自诩,他是做大事的人,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都做不好何谈做大事,小事能成就一个人,小事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做一件好事容易,但时时做好事却难上加难。
他虽然不会操作电脑,但文字录入以外的脏话累活都抢着干冲在前面干,他就是一台永不停转的机器,私车当公车用了近一年,他始终没有向组织和来回乘车的队员要过一分油钱,这就是他的人品。
2020年5月20日,当我再次被选为先锋队员出征“决战60天.打赢收官战”时,工作中时时想到去年和他并肩战斗时的情景。他为人诚恳、耿直善良、无私无畏,他就是一根标杆,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是即将退休人员的典范。
他是光荣的,也是自豪的,刚参加工作时,真刀真枪参加自卫还击战,现如今,即将退休,为响应组织的号召,参与到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在他人生的篇章中又留下了闪光的一页,从他一生的工作轨迹来讲也算功过圆满了,我们向这位老战士致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聂盛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