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东川区改进工作作风

解决残疾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

东川区残联坚持字托底、字为先,不慕虚荣、不务虚工、不图虚名,为群众办实事,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关心弱势群体,切实解决好疫情防控期间残疾众的操心事、揪心事。

开发岗位促进就业。大多数残疾人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素质过低,缺乏一技之长,加上自身条件缺陷,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区残联根据自身残疾人状况和文化状况,与昆明凤凰废胶有限责任公司协调开发残疾人工作岗位,结合岗位要求共同招聘、共同培训,择优8残疾人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协调开发25残疾人农村书屋管理员岗位,让部分农村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3600解决残疾人无岗位就业难题。为27名残疾人申请创业补助资金24.2万元,实施小商店、小个体、小维修工程,帮扶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

创新思路破解难题。东川区内无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残疾儿童康复需要昆明市主城区,康复周期较长,需要家长陪同,部分家庭因经济困难无陪同条件而主动放弃康复。残联结合实际出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按照30%—40%的比例补助残疾儿童及陪护家长到昆明参加康复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或房租费,减轻残疾儿童康复家庭负担,保障23残疾儿童得到及时有效康复确保残疾儿童家庭康复求助有门、救助及时,避免残疾儿童家庭发生因康复致贫现象

走访帮扶温暖人心。疫情防控期间集中开展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探视走访专项行动,及时发放特殊困难临时救助13.8万元,帮助114困难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保障他们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免费办理71爱心公交卡,发放1.77万残疾人机动轮椅燃油补贴,解决残疾人就业出行难问题。免费包车接送5名下肢残疾人到昆明适配假肢,让更多的残疾人融入社会提供便利开展暖春临·温情至情系贫困残疾儿童活动44户贫困残疾儿童家庭赠送大米、粮油、口罩等爱心物资。

进村入户免费鉴定。东川区地质侵蚀强烈,形成典型的深切割高峡谷地貌进村入户路弯急坡陡,残疾群众出门进行残疾鉴定不便。但残疾人证作为残疾人身份、残疾类别、残疾等级的法定证明,直接影响着残疾人享受助残惠残政策。东川区及时协调残疾鉴定专家进村入户免费为422行动不便、卧床不起、无法行走和自理能力差的疑似残疾人开展残疾鉴定,让他们人不离家足不出户即可办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残疾人因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的不同,需求千差万别,残疾人需求差异化决定了服务方式必须个性化。区残联将继续当好残疾人服务的贴心人、残疾人权益的护航人、残疾人需求的代言人,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一心一意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残疾人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Copyright © 2011-2015 昆明市残疾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46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8号楼 邮编: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