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东川多措并举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列为昆明市202010件惠民实事。昆明市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的东川区,属深度贫困县区。残联根据当地实际,创新工作举措,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确保残疾儿童家庭康复求助有门、救助及时,助力残疾儿童康复功能、走进课堂、融入社会。

放宽救助年龄限制。儿童期是康复黄金期,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可以为其入学、就业创造良好条件。东川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放宽至0—14周岁东川区户籍或取得东川区居住证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含脑瘫)、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其中语后聋的听障申请人工耳蜗植入、肢体残疾申请矫治手术年龄放宽至18岁。让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基本实现应助尽助、应救尽救。

扩大补助范围标准。东川区残疾儿童康复手术医疗费扣除医保付费外的个人自付部分最高补助2万元康复训练扣除医保付费外的个人自付部分每人每月补助2000元,最长不超过10个月装配假肢、矫形器,每人最高补助5000元;助听器最高补助6000元;人工耳蜗最高补助7万元。残疾儿童及陪护人到康复机构康复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或房租费,每个康复周期补助总金额的30%,建档立卡和低保户补助增至40%,救助金额500元至3000元。

精简申报审核程序。残疾儿童监护人或康复机构通过全国残疾人工作服务门户网站提出康复申请,区残联在网上审核,及时审核并组织符合条件、有康复意愿的残疾儿童到定点机构参与康复。加强与民政、扶贫、卫健等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实现最多跑一次”“一站式结算,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形式多样宣传政策。通过印制宣传折页、发布通告、公开文件等形式,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宣传,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召开残疾儿童家长座谈会和康复政策宣讲会,让参康复典型家长交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平时家庭照料的经验或感受,残联工作人员宣讲康救助政策和申报程序,增加家长康复信心,提康复意识。

现场集中免费筛查。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投入小成大,可以减轻残疾程度,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残疾,最大限度补偿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缺陷。为了让家长更直接了解自己孩子能否康复,减轻家庭负担,区残联邀请康复专家到东川现场集中免费筛查符合康复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提出转介意见,让残疾儿童及时得到康复治疗和训练。其中,2020年免费现场筛查疑似残疾儿童117人,专家提出转介康复治疗和训练的41人。

每个残疾儿童都是折翼的天使。修复折翼,拯救天使,是东川残疾人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东川区残联将继续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按照兜底线、织密网、保民生的要求,着力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使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Copyright © 2011-2015 昆明市残疾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46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8号楼 邮编: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