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在东川拖布卡镇大树脚村有一对残疾夫妻,村里曾把他家评为建档立卡户,但身残志坚的夫妻俩硬是靠自身自食其力、自主创业、勤劳致富,不当贫困户,不给国家添负担,依靠勤劳创造自己幸福美满新生活。

夏元聪,50岁,拖布卡镇大树脚村大树脚小组人,1988年,年仅19岁的他,劳动时不幸摔伤左臂,因医治不及时而坏死,导致高位截肢。失去了左臂的夏元聪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更加发奋学习,积极报名参加成人高考,两年便修完6门课程获得优异成绩。上世纪九十年代,夏元聪抓住残联推荐自己到昆明济世学校学习家电维修的好机会,刻苦钻研,学成返乡后,凭借自己过硬的家电维修技能及良好服务信誉在当地维修家电、修理电焊机小有名气。如今,夏元聪从刚摆摊时的一张桌椅的街边小摊,发展到如今在拖布卡街面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家电维修小商铺,靠得全是他过硬的家电维修技术及村民们的良好口碑,有时遇到邻居家的家电有问题,他也总是热心上门无偿维修。

1

夏元聪勤学好问、做事认真,在大树脚村身兼数职,还兼任劳务输出信息员等职务,多次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奖励,2003年获得昆明市先进青年荣誉称号,2017年被评为东川区优秀调解员,2018年被拖布卡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拖布卡镇大树脚村党支部书记李正虎说:夏元聪在我们大树脚工作任劳任怨 ,而且工作尽心尽职,他在我们大树脚身兼数职、扶贫专干、网格员、劳务输出信息员、残疾人联络员、司法调解员。在脱贫攻坚中这几个职务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在我们大树脚村,他是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对人诚信诚恳 特别好学,是我们村民和村三委学习的榜样。

夏元聪的妻子耿文芬,也是一位双耳失聪、说话吐音不清的残疾人。1998年,为让孩子上学,她到拖布卡街上租房居住,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做小生意。她卖过菜、凉粉、洋芋粑粑等。她为人厚道守信、勤劳善良,2005年,拖布卡街上一位70多岁名叫李光芬的老人,看到她为人勤奋,待人真诚,把祖传的做糖心包子的手艺授给她。自2005年起,每天晚上睡前要合面发酵、熬糖做心,凌晨五点就要起床做包子。她做的包子,个大洁白,面皮酥软,冷了也不会发硬,包心香甜,糖化无籽,且价格便宜,很受顾客欢迎生意也是红红火火,远近闻名。

2

2014年,因夏元聪夫妻俩正供着两个孩子上大学,夫妻俩又是残疾人,村里把他们列为建档立卡户,但夏元聪夫妇俩拒绝了村里的好意,而是靠着自己的勤劳,不等不靠、自主创业、自食其力,不当贫困户,不给国家添负担,勤劳致富。拖布卡镇大树脚村党支部书记李正虎说:夏元聪作为残疾人 他没有向政府要过一样东西。

夏元聪夫妻俩自己勤劳致富,也带动了家人。夏元聪有三个妹妹,一个卖凉粉,两个卖米线,生意都做得有声有色。夏元聪妹妹说:在他们的影响下, 带了我们也做生意,七八年了,一直很好。

夏元聪夫妇俩虽说身体残疾,但并没有阻碍他们想要创造幸福生活的脚步。勤劳,是他们的致富路;好学,是他们的自强路;诚实守信,是他们的人生信条。如今,夫妻俩盖起了小洋房,拥有了自己的铺面,儿女双双大学毕业在昆明都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天道酬勤,幸福是靠勤劳得来的。

夏元聪夫妇身残志坚、不等不靠、勤劳上进、自主创业的精神,将激励着东川更多山区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创造美好明天。这里,我们也祝愿残疾夫妻夏元聪一家生活越过越红火。

3


Copyright © 2011-2015 昆明市残疾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46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8号楼 邮编: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