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7月9日省残联教就处处长罗宇、韩鑫调研员,市残联理事长马文森、副理事长庞文一行组成调研组,赴晋宁区、宜良县就残疾人托养工作、扶贫示范基地建设进行调研。晋宁区残联、宜良县残联以及县区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省市残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晋宁区安孜养老残疾人上门服务托养机构和宜良安康医院、宜良县建凤农产品产销合作社残疾人扶贫基地、宜良县匡远街道福谊社区下墩子村的昆明嘉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到一处,调研组都和县、区残联相关人员、基地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发展项目、建设规模、经济效益及产、供、销等方面情况,重点了解基地安置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残疾人家庭就业等情况。
位于宜良县匡远街道办事处新华街天桥村的宜良安康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民营精神病专科医院。针对集中托养的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医院为其制定短、中、长期治疗计划,由责任护士为其提供一对一的基础常规护理服务,同时,予以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待病情好转,精神症状减轻,自知力恢复后,为提高托养人员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简单劳动能力,医院将对其进行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同时,开展职业康复与劳动技能锻炼。从2017年起,宜良安康医院承接了宜良、石林、呈贡、官渡区、阳宗海管委会等区县残联托养及上门服务项目,两年来,共承接全托及上门服务患者近300人。
集中托养的智力、精神残疾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宜良农村,田地是他们最熟悉的环境。针对这个特点,宜良安康医院开辟了3000平方米的农疗康复训练基地,精神残疾患者在专业护工及其他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掌握饲养猪、鸡、鸭、鹅、羊、牛等牲畜,学习种植茄子、辣椒、白菜、西红柿等各种蔬菜技能,让残疾人在在劳动过程中稳定情绪、激发生活记忆、学习生活技能,收获快乐与喜悦、尊严和自信,以此达到“农疗”的康复作用;同时,通过农事活动,帮助残疾人掌握农业知识,巩固治疗效果,改善自律、服从组织、与他人合作等情感态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改善残疾人与社会接触的能力,为他们尽早回归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针对上门服务的托养对象,宜良安康医院组织上门服务小组,为患者理发、洗澡、修剪指甲,换洗衣物、床单、被服,对居室进行大扫除,对精残、智残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则发放阶段性用药,指导家属协助管理患者日常生活和服药技巧,根据患者身心特点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及时疏导和减轻患者内心的倦怠与痛苦,引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重新生活的勇气。
调研组对宜良安康医院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并就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运行模式、如何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作用以及如何确保基地健康、长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调研组希望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进一步扩大帮扶力度,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在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同时,开展好残疾人文化娱乐活动,真正从物质上、精神上帮扶残疾人,将基地真正建成标准高、有影响、能带动的残疾人之家。也希望受惠的残疾人珍惜就业机会,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努力改善生活条件。
调研组对晋宁区、宜县良残联在残疾人托养机构工作中的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晋宁区残联、宜良县残联要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因地制宜地为残疾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托养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托养机构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托养服务软实力,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新路径,让托养人员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让他们有成就感,幸福感。